《臺灣俯瞰圖》複刻手卷
光復初期五萬分一臺灣地形圖

光復初期五萬分一臺灣地形圖
原圖:聯勤總司令部測量處製圖廠
範圍:涵蓋台灣本島與澎湖群島
複刻:上河文化團隊
規格:八開本 38cm x 26.2cm
淨重:2.1kg,厚度 2.5 cm
頁數:288 頁,共 140 幅
裝訂:特級荷蘭布燙銀精裝
內頁:120磅日本進口特級雪柔紙
定價:$3,600 元
特惠價:$3,200 元
超值合購特惠
 $3,200 元 (J1 日期時期)
 $3,200 元 (J3 光復初期)
日治時期五萬分一《臺灣地形圖新解》 光復初期五萬分一《臺灣地形圖》
訂購:我要購買
ISBN書號:978-986-7342-79-9
發行日期:2016-01
圖式預覽及下載:
圖例:光復初期臺灣地形圖
∎ 光復初期《臺灣地形圖》圖例
聯勤測量製圖廠印製原件【臺北市】
第5幅【大台北(北)】下載

光復初期五萬分一《臺灣地形圖》

  • 臺灣史上第一套,涵蓋全臺的高精度彩色地形圖
  • 岳界四大天王,邢天正使用的〝老五萬〞地圖
  • 圖幅分割與台灣地理人文全覽圖相同,可與快速對照
  • 展讀古地圖活化運用,才能讓它生生不息世代留傳

光復後的臺灣地形圖測繪,一方面從接收與複製日版單色地形圖開始;另一方面則與美國陸軍製圖 US Army Map Service (AMS)局合作航測臺灣,以修訂美軍於二戰期間製作的地形圖。民國44年(1955),聯勤測量製圖廠即以美軍圖資發行了譯註美版臺灣五萬分一地形圖。

此圖集共計108幅,以五色印刷製成,這是臺灣第一套彩色地形圖,圖幅名稱和切割方式,基本上延續日版的橫幅式樣,但是圖例則改採美軍圖式,後來製圖廠在美軍的協助下繼續測繪臺灣與中國大陸的地形圖,圖幅則改為直幅式樣。至此,臺灣地形圖的測製與發行,確定走向美式系統。

臺灣第一套,涵蓋全臺的高精度地形圖

這部光復初期五萬分一臺灣地形圖的編纂基礎,即以聯勤測量製圖廠於民國44年發行的臺灣五萬分一地形圖(譯註美版)為依據,將原是一幅一幅的地形圖,全部接合起來,再依上河文化出版的五萬分一《台灣地理人文全覽圖》的分割模式,切割成方便古今相互對照的實用地圖。

地圖自古以來,就是記錄人類文明活動的一種重要工具,但由於製作地圖需要精密的量測技術與大量的繁複計算,在缺乏這些條件的狀況下,古地圖多採寫景式的示意圖,若要找到實際位置,只能做概略式的推測。十九世紀後期,地圖有了革命性的發展,先是三角測量的出現,讓地圖進入〝有精度〞的時代。之後航空攝影測量的運用,讓製作地圖的方式更為迅速精確,並可涵蓋人類無法抵達的地區。因此這一百多年在人類文明史上所佔比例雖短,所產生地圖之質與量卻遠勝於過去數千年之總和,而在這段期間,臺灣的地圖製作也有著豐碩成果。

地圖是經建藍圖,也是歷史的印記

日治時期雖然曾製作印製多套地圖,但直至1910開始全面進行三角測量後,地圖精度才有顯著提昇。其後並在1920年代使用航空攝影測量技術,陸續製作臺灣五萬分一與二萬五千分一地形圖,然而未及完成即戰敗撤臺。本版地圖即是光復後在美軍協助下,以日治測量成果為基礎,再利用1947~1949年航空像片修測,坐標採用六度分帶之全球橫麥卡托投影(UTM),臺灣本島與澎湖分別位於第51與第50投影帶,完成了首套完整涵蓋臺灣的高精度地形圖(本圖集圖號2317Ⅲ玉里山圖幅,在喀西帕南山東南有約33平方公里的區域為空白資訊,上面註明:NO PHOTO COVERAGE。),也是第一套彩色的臺灣地形圖,為臺灣的地形圖發展矗立了嶄新的里程碑,具有承先啟後的特殊意義。

臺灣在日治五十年期間,各項建設已初具規模。光復後,臺灣經濟從萌芽到起飛,這套地圖成了最佳佐證。跨越濁水溪的第一座公路大橋-西螺大橋,在這套地圖上首次出現,貫通了南北交通大動脈。當時汽車尚未普及,日治時期就已修築的各種產業鐵道,成為民間常用的交通工具,在這段時期數量達到巔峰,儼然成了鄉間的捷運。這些已逐漸消失的小鐵道,若按圖索驥,說不定能意外發現一些珍貴遺產的蛛絲馬跡;軍用小機場林立,例如臺北市南機場,宜蘭機場等,也都出現在這套地圖上。除了經濟建設外,自然環境的改變,也在這套地圖上展現無遺,像是半世紀前的舊草嶺潭,社子〝島〞,西部海岸線的變化...,多到不勝枚舉,有待讀者慢慢發掘了。

岳界四大天王,邢天正使用的〝老五萬〞

地形圖對山友是不可或缺的工具,早年地圖取得不易,這套在登山界四大天王時期俗稱〝老五萬〞的地圖,是大家夢寐以求的珍貴寶典,有著如聖經般的地位;就連教科書與美國國家地理雜誌等知名之世界地圖集,對於玉山高度,也都捨棄日製地圖,採用本圖的3997公尺,足見其權威性;雖然現在已證明日製地圖之3950公尺比較正確,不過這並不代表這套地圖製作水準較差,因為圖上玉山附近的地形是以〝示形線〞(虛線,即精度欠佳之等高線)表示,誠實態度令人讚許。

值得一提的是,若與近年來,高精度數值地形模型互相比較,則可發現本版地形圖對於微地形的描繪十分逼真,經建版地形圖反而簡略許多,美軍高標準的製圖由此可見一斑。美軍以航測照片修測的區域,可能很多都有這種狀況,山友若仔細研究,相信會有不少心得。不過大型彩色印刷在五十多年前仍需高度技術,因此製版套色無可避免會有些誤差,造成有些接幅處方格線對齊,但圖廓線卻錯開之情形。雖然以現今之修圖技術,將圖形局部變形以消除縫隙並無困難,但這樣會造成圖形不均勻之扭曲,因此我們仍選擇忠實保留原貌。

展讀古地圖,訴說歷史臺灣

臺灣的地圖教育並不紮實,甚至曾經被刻意忽略。近年來網路地圖的發達,使得地圖的主要用途已從軍事及經濟建設,轉為休閒娛樂,地圖的普及並未使人們更重視它,反倒如3C產品般,只把它當成帶領我們吃喝玩樂的工具;過時的地圖,如敝屣般被丟棄。過度依賴導航地圖的結果,反而讓人更不會使用地圖,更不想去研究地圖。長此以往,不免令人擔憂地圖的傳承會在我們這一代產生斷層,其實古地圖並非如一般人觀念中,只是像骨董般,要好好收藏起來,才能夠突顯其物稀為貴的價值,讓大家多認識古地圖與歷史的關係,反而更能彰顯其珍貴性。

經過適當校正後,古地圖也可以精準地,將歷史資料還原到現今時空中,幫助我們進行古道探勘、鐵道路線變遷研究...等,如此將古地圖活化運用,才能讓它生生不息,世世代代留傳下去。上河文化地圖夢想家團隊不計成本,不藏己私,期待藉由舊版地形圖複刻,配合定期更新的《台灣地理人文全覽圖》,為子子孫孫,留下臺灣永續發展之見證。古地圖搜羅不易,深盼地圖同好若有珍貴收藏,能夠不吝慷慨複刻,共同為古地圖的活用與傳承奉獻心力。

《上河地圖夢想家》團隊 2016.01.1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