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央山脈南段最高峰,全山南北狹長,東西陡峭
自北或南眺望,金字塔型的尖峰,孤挺峭拔,形勢奇譎
山如其名,氣概恢宏,有「南臺首嶽」之稱
台灣高山「十峻」之一
關山,這威震磅礡的山名,有著「一夫當關」的豪壯氣勢。挺拔峻秀的山容,屹立在南台灣的天際上,巍峨雄渾,氣概恢宏,素有「南臺首嶽」之稱。
關山,標高3668公尺,南北狹長的頂脊上,有顆二等1674號三角點及森林三角點。海拔高度僅次於秀姑巒山(3805公尺)、馬博拉斯山(3785公尺)、南湖大山(3742公尺)與中央尖山(3705公尺),是中央山脈上的第五高峰。尤其那遠望呈金字塔形的完美山容,孤峰拔萃,是大自然山岳中最偉麗的結構。
受岳人頌贊的巍峨大山
陳世空在《台灣的高山》關山月一文中描述:「關山有四絕:威、奇、剛、秀,分屬四方。山北陰森曲折,奇岩逸石,茂林密樹,譎奇多變;山南岡巒起伏,重嶂列岫,崔巍崚嶒,剛烈灼人;西則絕壁危岩,斷崖千仞,威震八荒;東為緩坡,碧草如茵,層崖疊翠,秀色無邊。奇異的組合,襯托出一筆插天的尖峰,較之中央尖山,不遑稍遜,……。」邢天正在「十峻」中云:「關山孤挺突雲烟」。林文安云:「心目中的關山,是一座白雪皚皚,純潔而慈藹無比的山峰。」自古,雄偉的山,就為文人墨客稱頌讚揚,關山自不例外。
巍巍關山巔 浩浩雲海闊
關山頂脊直長聳立,兩翼平伸穩重,所以橫看成嶺,縱看如錐。最佳的眺望角度首推玉山群峰中的東小南山方向,尤其在秋、冬季節,隔著洶湧在荖濃溪河谷的雲海波濤,只見關山以卓絕的金字塔形,矗立中央山脈南段的群峰之上,浩渺的風雲也只能在其腰部之下擺盪。巍巍關山巔,浩浩雲海闊,這一幕大地之美,莊嚴溫馨又雋永。
絕妙的山岳景觀組合
從海諾南山方向仰望,關山南脊以極其平順的坡面重落700多公尺,如一條直通蒼穹的天梯,豁達昂揚。東翼的草坡,在朝陽輝映下,從粉紫、橘紅到金黃、碧綠,這光影的變幻與色彩的鋪陳,並不因為人類的存在而上演。悠悠歲月,山,依然在自然的規律下,扮演著莊嚴神聖的角色。天地中,只有偉大的山,沒有偉大的人。從中央山脈南二段的向陽山方向遠眺,隔著南橫埡口飄蕩的雲海之上是岩肌畢露,鋸齒峋嶙,閃爍銀光的鷹子嘴山崩壁,猙獰而恐怖。背倚的關山卻以極為簡單的線條,組合成氣勢磅礡的雄渾大岳,完全鎮住了凶惡嶮岌的鷹子嘴山,在這幕場景中,鷹子嘴山反而只是南天門前的守將而已。在美學的領域裡,這一絕妙的山岳景觀詮釋出崇高的境界,代表著山的莊嚴及神聖,是人類膜拜與敬仰的對象。
光復後首登記錄
寬直的關山頂脊,分稜歧伸,東側兩支稜夾在新武呂溪上流兩支源間,西稜受唯金溪上源的夾峙侵蝕,形成扭曲迂迴的支脈,其中有鐵本山(2523公尺)、烏夫冬山(1823公尺)支稜延伸到南橫公路的梅蘭村與樟山村。民國45年元旦,林文安、蔡景璋、李明輝一行共10人,即循此稜登上中央山脈主脊,再回攀關山之巔,當時是45年1月4日,林文安在登頂時,曾記錄:「看看前後左右,盡是重巒疊嶂,遠山近色,一覽無遺,可將台灣山脈的一半,收入眼底。他們在山頂足足停留了55分鐘,即是為了多看一眼群山戴雪的美景。下山時,還長嘆:唉!關山,我們不知何時再來登臨!」
攀登途徑與佳美的山名
南橫公路於民國61年10月31日竣工通車後,便捷的交通,以及進涇橋捷徑的開拓,攀登關山已不像以前需要勞師動眾,曠日費時。如今從登山口起攀,體力佳者,一天之內,即可關山來回。若只以關山為攀登對象,則以宿營3026山屋最佳,隔日再輕裝往返。
關山的美名,在日據時期即存在著。以前在此區打獵的布農族原住民則稱為Mabaoku(馬巴奧克),原意不明。由於「關山」的名字佳妙天成,環繞在峻嶺周圍的拱衛峰巒,如小關山、關山北峰、塔關山、關山嶺山等,都同被光澤。